|
首屆“文公獎”獲得者的故事 ——記上海三明籍企業家、上海尤溪商會會長王永章时间:2018-01-05 中國最繁華的第一大城市上海,是天下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上海的建筑景觀可圈可點之處不勝枚舉。傳統特色的,民族風情的,歐美風格的,中西合壁的,應有盡有。如果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那么上海市區交通軸線上高低錯落的標志性建筑就是跌宕起伏的交響樂章。如果說上海建筑景觀就是最雄渾最華麗的交響樂,那么作為匯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永章可以說已經躋身于演奏這個偉大交響樂章的樂團里了。身處上海,心系家鄉,他還是一個在家鄉高奏慈善公益樂章的偉大樂手。 少年磨礪,嶄露頭角 1992年,王永章從尤溪一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水利。1997年大學本科畢業后分配到上海市,到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報到。一個出生于福建尤溪偏僻鄉村的農家孩子,能夠在中國第一流的大學里深造,又順利地分配到大上海,真可謂是佼佼者和幸運兒。在人才濟濟的國營大企業航務工程局,王永章總是保持著山區特有的質樸、堅強而又腳踏實地的性格。他知道生產實踐的一線,有大學里學不到的東西,他知道上海港水的深度他探不到底,他只能帶著興奮的心情用陌生的眼睛打量著日夜喧囂的大上海。憑著天賦異稟,憑著業余的刻苦鉆研,憑著樂此不疲的工作表現,王永章很快在專業技術領域里脫穎而出,在那個國營大企業里,他的前途可謂出現一片光明。 天賜良機,幫人助己 2003年3月的一天,浙江的一位搞建筑的朋友突然打電話請王永章幫忙做一份英文的建筑項目投資書,參加一個外商項目的投標。面對朋友的請求幫忙,有古道熱腸的王永章慨然允諾。他花了一個星期的夜工夫趕制了英文投標書。 朋友感嘆,畢竟是清華大學走出來的高材生,那么短的時間竟然能“炮制”出高質量的投標書。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就憑著王永章“突擊”出來的標書,朋友中標了!朋友興奮之余,夸獎王永章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英文功底,跟老外打交道真能做到游刃有余。興之所致,朋友對王永章說,干脆你就把這個項目從頭到尾做了。這位當大老板的朋友究竟出于什么樣的考慮:是攬下的工程太多忙不過來,是回報深厚的友情成人之美,還是他慧眼識才決意打造一個新型企業家作為自己的羽翼?此時王永章不會想到這些,他瞬間覺得大腦一片空白,一股熱血在胸腔在沖撞。 這可不是一個小項目。這個建筑工程項目就是巴斯夫聚氨酯特種產品上海研發中心。巴斯夫總部設在路德維希港,在39個國家設有350多個分廠和公司,上海的這個項目含主體建筑、裝修、設備等,總投資是7億,而王永章所要承包的主體建筑的建造總金額是八千多萬。拿下這個項目,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墒,如果要墊付一大筆前期工程資金,要從哪兒找?干一個項目少不得一班人馬,少不得行家做助手,倉促之間從哪兒找?諸如此類的問題不是一拍腦袋就能解決的。 但是,豈能將朋友捧到手上的機遇輕易放棄?自己在清華大學上的雖然是水利水電系,但他專業外對建筑工程技術有很深的研究,感謝命運,當初的研究似乎是為抓住今天的大好機準備的。大學四年,前三年所學與土木系和水利系學的課程基本上是一樣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王永章發現自己對建筑萌發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就像生命中駐入了新的血液,產生了新的力量一樣,于是他經常出入于圖書館查找資料研究著各個國家的建筑。王永章牢牢記住了清華大學校長的一句話:學校給學生的是一把獵槍,不是獵物,大學里只是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學到日后可以用到的百分之百的知識。王永章吸取了學問的精髓,大學期間三種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是自學能力,無師自通,舉一反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二是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多方面看問題,不但問為什么,還問為什么不。其三是運用理論的實踐能力。正是這三種能力為他大學畢業后很快適應社會和工作崗位,很快拿下高級工程師職稱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深思熟慮,夯實基礎 初戰告捷,這讓王永章興奮不已。但是,世界上一勞永逸的事是沒有的,如何能保持公司順利地崛起?還有沒有未被人家占領的制高點?畢竟是清華高才生,王永章的視野非常開闊,他以敏銳的目光掃瞄上海建筑業的盤面,制定了自己企業文化。以鑄就新時代魯班為公司愿景,以為人才之育善、為人類之寓美為公司使命,以專業創造價值、創新促進發展、品質取信客戶、共贏成就未來為公司核心價值觀。 有了這樣高起點的標準,承接的項目以優質的品質交付給客戶,也帶了巨大的成功和榮譽。 -2007年,他的團隊承建的德國巴斯夫聚氨酯特種產品上海研發中心獲得了浦東新區東方杯; -2010年,他的團隊承建的德國西門子上海中心項目獲得了美國LEED金獎; -2013年,他的團隊承建的美國英威達新建廠房項目獲得了青浦區文明工地; -2016年,他的團隊承建的德國巴斯夫亞太區辦公研發一體化二期項目獲得了上海市建筑業最高獎-白玉蘭獎。 王永章深知只有完美的服務才有永恒的市場。正因此,在每個項目施工中,他都依靠公司的技術力量盡量為客戶著想,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向客戶提供了各種優化的方案,處處為客戶著想,獲得了客戶一致的好評和持續的合作。 隨著公司的項目不斷增多,為了便于有效地對每個項目進行實時跟蹤管理,2011年,王永章還根據公司的管理經驗和模式自主開發了一套管理軟件。這套軟件不僅可以從工程項目的投標開始,對投標的情況分析,中標的風險分析,中標后訂合同的過程演繹,而且還可以對施工的人員安排,材料控制,供料機械,設備進場,并且后期的工程進度進行監視等等,大大地提高了公司管理能力和員工工作效率。公司屬下欽佩王總,說王總就是不同凡響,畢竟是名牌大學出來,不像建筑業的土老板,經驗多于理論,感性大于理性。我們的王總,腦子里有系統的管理概念。 多年來,王永章不僅通過積極吸取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把它整合起來變成自己的一整套的建造理念,而且也為國人在外商面前樹立了我國建造事業的光輝形象,在外商面前表現了中國建筑界的自信與實力。讓更多的外商端正他們對中國的認識。 2013年以后,王永章開始發展多元化經營。2014年進入酒店餐飲行業,創辦了上海森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在老家尤溪創辦了福建森品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2017年在廣西南寧創辦齊家典尚整裝體驗中心。2017年,王永章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形勢,審時度勢,組建匯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產業投資俱樂部,整合社會資源,服務產業發展。目前,王永章的匯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回尤溪老家加大了對“我家在景區”旅游項目和農業生態開發等方面的投資,目前已與縣有關部門簽訂了總投資在30億元以上的紫陽湖片區開發、新陽鎮新型城鎮建設等投資協議。目前,這些項目都在順利進行中。 從2012年以來,筆者跟王永章接觸多了起來。若要問王永章給我“特別”的印象有哪些,我可以這么說給你聽: 他有特別的“朱子情懷”:在他的集團總部的會議室里,右側背景墻上掛有一巨大字幅,那是請書法名家寫的四個大字:朱子遺風。 一張特制的圓形餐桌,對應十個座位的圓桌外圈十個等分的格子里浮現著“朱子家訓”中的十個大字:仁、忠、慈、孝、友、恭、和、柔、禮、信。 王永章喜歡給老人以特別的關懷。過年若回家鄉,他會去給親戚長輩拜年祝福,并敬上紅包。若到母校走動,他一定要去看望德高望重的老教師余偉然,除了塞紅包,還總是隨身帶上一份禮品。余偉然記憶嚴重衰退,連我常在校園走動屢屢被他碰見的人他也想不起我姓甚名誰了,但王永章的名字他卻牢牢記住了。 王永章對母校的晚輩后學有一種特別的期待和厚愛。2015以來,他已連續三年出資贊助家鄉的“勵志篤學夏令營”師生到北京上海南京蘇州展開“研學之旅”。他盛情接待夏令營團隊,派專車接送在滬參觀游覽活動的師生,他把他們安排在自己的森景酒店加以盛情款待,他在歡迎晚宴上笑容可掬,挨桌一一跟孩子們碰杯祝福,他跟學生們說,這里,上海尤溪商會,是尤溪人在上海經商辦企業之家,也是同學們解社會的小窗口,也是同學們將來在上海求學、聯絡家鄉的紐帶和橋梁。家鄉的夏令營團隊來上海三次,他給孩子們做了三次演講,他用現身說法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沒背景,但不可以沒信念;你可以不成熟,但不可以不磨練;你可以缺經驗,但不可以缺闖勁;你可以不美麗,但不可以不善良。只要意有所屬,早立志向,勤奮努力,積極向上,你心中的目標就會向你召喚。
對母校學子成長有幫助的事他總是特別的熱心。聽說母校尤溪一中要蓋體藝館,他贊嘆道:“大好事呀,體育是學習之根基;藝術是才能之結晶,人性之升華”,于是又欣然捐獻一百萬元以助其成。一中人感動于王永章的母校之情結,又認同其他所創建的匯洲集團“匯聚精華,服務五洲”的理念,所以將此館命名為“匯洲體藝館”。 王永章對教過他的老師,哪怕只給他上過一節課,他也永遠認這個情。小學五年級時班主任王老師送女兒到上海來念書,王永章熱情款待,把他安排在自己的森景酒店的規格最高的套房里,還忙中偷閑,陪著老師瀏覽上海的重要景點。老師問王永章,你還記得小學五年級時,我帶你到城關參加縣里數學競賽的情形嗎?王永章說,哪能忘記老師的耳提面命言傳身教呀,那是我少年時節最得意的事了,拿了個全縣第一名呀!我永遠感謝恩師的付出!教過王永章的老師,很多很多被王永章接到上海來游玩,包吃包住包行。王宗灶老師來過了,陳利燈老師來過了,范光邦老師來過了,詹羽老師來過了。來了就被當作貴賓,來了就是享受,來了就讓你歡醉。有人說,學生遇上一位好老師是一輩子的幸運;王永章的老師們都說,遇上一位杰出的學生何嘗不是他們的幸運! 王永章有特別的母校情結。他創建“王永章教育基金會”源于一次同學聚會。2012年五一黃金假期。王永章和他的高中同班同學從天南海北各自落腳的地方回到了故鄉,在尤溪賓館舉行了畢業20周年聚會活動。 王永章回憶自己的創業歷程時說,今天的小有成就,要感謝老師昨天的栽培之恩,還要感謝命運的偏愛。他說,自己是得到命運之神垂青的,中學時代遇上了好老師,大學時代遇上了好教授,國企上班時遇上了好領導好同事,下海后遇上了好朋友,好“老外”。自己命中注定有貴人相助,遇到麻煩有人幫忙擺平,遇到資金困難有人慷慨解囊,遇到事業瓶頸有人幫助突破,一路上總能逢兇化吉順風順水。至于有人背叛他,有人誤會他,有人不理解他,有人給他找過麻煩,這些他從來不提。說到人生感悟,王永章說,要有夢想,事業會回報你的激情。 聚會期間王永章回母校一走,向校長表達了每年拿出數十萬元扶助優秀生和貧困生的意愿。座談會上,王永章接受吳校長的建議成立“王永章教育基金會”,并確立了基金會宗旨為獎教獎學,既扶持貧困生優秀生,又用以激勵教師們以更大的熱情投身教育事業。從2013年開始,校友王永章連續三年共拿出70萬元用于一中的獎教獎學。在首屆王永章教育基金頒獎大會上,班主任詹羽老師深情動容地對昔日學生王永章說,論尤溪富人,你不是最富的,但你是對一中最慷慨者之一,你是第一個為尤溪一中辦基金會的人,你的行動有開創性的意義。 對于慈善和公益事業,王永章自有主張也自有他的理解。他認為做公益做慈善跟孝順父母一樣不能等。他在跟我們的交流中表達過這樣的意思: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關系的大網中,一方面,他享受著社會資源與福利,另一方面他要為社會貢獻力量,他的生命除了對自己負責外,他還必須對社會負責,搞基金做公益,也是對社會負責的一種表現。 他對母校的教育發展事業特別關心,他覺得個人力量有限,發動更多的鄉賢校友一起來搞教育基金,意義更大。于是,他向母校校長提議創建“尤溪一中教育發展基金會”,將原先自己創辦的“王永章教育基金會”融入其中!盎I建”一開鑼,王永章馬上就捐獻330萬元做基金會的啟動資金。他的善舉牽連著鄉賢校友和母校師長后學的神經,他從世界汲取了正能量,又把正能量輻射了出去。上海、北京、深圳、蘇州、南京等地的鄉賢校友紛紛響應其倡議,積極向基金會籌備處匯來捐款。百萬不嫌多,一百不嫌少,眾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募集到1700多萬元教育基金。2016年6月18日,尤溪一中教育發展基金會正式成立,王永章被推選為基金會副理事長,他欣然賦詩祝賀道:“文山郁秀沈溪長,半畝方塘澤圣賢;為有英才世代出,共植梧桐棲鳳凰! 攜手鄉親,共同發展 王永章始終不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有特別的擔當精神。上海尤溪商會成立,大家推舉他為會長。這種職務第一要務就是服務和奉獻,為家父老鄉親能在異地他鄉攜手共進,王永章爽快答應,當仁不讓。他不但繳納會費20萬元(執行會長5萬元、副會長1萬元),還無償提供商會辦公場所約300多平方和辦公設備及用品;承擔了商會平時的大部分接待費用。做為會長,他很熱心地服務會員企業。他旗下企業森景大酒店對會員企業實行內部優惠價;在匯洲集團成立有與商會對接的工作小組,還指定了一名總經理助理應聘商會副秘書長(工資匯洲集團發放)負責商會秘書處日常工作和接待會員和老鄉來訪;積極開展會長走訪會員企業活動,對會員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幫助出謀劃策和幫助協調。他還引領會員創新,率先垂范。在商會舉辦的多個專題沙龍上,他將自己通過自學研發計算機管理軟件用于自己的企業管理和他近年及時進行市場轉型和多元化經營的創新體會和經驗教訓毫無保留的與大家分享。 王永章有特別的家鄉情懷。馳騁萬里事業有成,置身大上海而心系鄉關。他不忘回饋桑梓,回鄉投資數以億計;除了關注教育,他也積極參與抗洪救災、修路鋪橋、精準扶貧等公益活動。2016年9月在尤溪縣舉辦“精準扶貧·傳遞愛心”大型公益活動上,他捐款5萬元并代表異地尤溪商會發言,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2017年,家鄉繼“尤溪一中教育發展基金會”之后,尤溪縣又籌劃創建全域性質的“朱子教育發展基金會”,王永章為此又慷慨捐款1000萬元。 2017年9月28日,在文公大飯店隆重召開的首屆尤商大會上,王永章受到尤溪縣委縣政府的隆重表彰,他登上領獎臺從縣委書記手中接過“文公獎”----非常精致的一樽銅制朱熹塑像,他將塑像高高舉起。那一刻,王永章的美好形象定格到尤溪的發展歷史進程中。 背景墻上出現了頒獎詞: 王永章,登科清華,尤溪驕子。他是創業典范,行業精英,更是“做有責任感的人”的踐行者。他情系教育以高貴的心靈,一次次捐款助學寫下大愛。他心存故里推介尤溪,回鄉興業,獻智引資,為尤溪發展添磚加瓦,展現出一個赤子的博大胸懷。 |